2014年『讲座与讨论』资料汇总

 

 

 

 

第一次

 

话题:公共性诉求
主讲人:郑波
时间:2014年5月31日(星期六)下午 14:00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讲座将围绕公共性诉求这一主题,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包括:(1)什么是公共性?(2)艺术的公共模型;(3)教育与参与。

 

郑波,在北京长大,过去十年主要从事介入社会的艺术创作与研究。他的作品多与少数群体的生活相关,曾和北京同志文化活动中心、香港的菲佣团体合作。他的写作主要针对中国当代艺术中具有公共诉求的作品进行深度分析。他在美国罗杰斯特大学获得视觉文化研究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2013年夏天开始在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任教。他的创作与研究网站:www.tigerchicken.com

 

 

————————————————————————————————————————————

 

第二次

 

话题:空间的实践——以罗马为例
主讲人:Diego Gullotta(山谷) 
语言:汉语
时间:2014年6月1日(星期日)下午 14:00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从郊区到市中心,最近几年在罗马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旨在反对和阻挡绅士化、消费主义、去地方化和文化的空洞化的空间实践。Valle剧场、America 电影院、Palazzo 电影院——这些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前大众消费空间被占领后变成了实践commons 概念的空间。在后工业社会的废墟里进行的这类实践,能够指出一些脱离国家&市场逻辑控制的可行方向。资本主义逻辑中的知识社会越来越依靠不稳定性工作(precariat)和对生活方式的吸纳,在这一情景下,文化与艺术怎样才能够给社会带来进步和解放?文化与艺术是社会冲突的构成要件或只不过是表面的符号而已?

 

Diego Gullotta(山谷),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和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博士生,其研究主题为城市空间。

 

 

————————————————————————————————————————————

 

第三次

 

话题:行动话语——“每个人的东湖”艺术计划的重复与可能
主讲人:芬雷 
时间:2014年6月2日(星期一)下午 14:00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行动的迫切性,意味着“谁”、“为什么”以及“如何”行动的迫切性,于其政治学意义之上,行动的迫切性也意味着那些缺乏永久性的事物即将灭亡的迫切性。与此同时,行动是脆弱的肉身,是临时的话语,是非功效的、不治作品的书籍。而且,在今天,行动依旧遭遇着居伊•德波业已指出的困境:在“允许做的事情”和“可能做的事情”的对立之中,持续地、几乎悲壮地让日常生活展现“所能做到的事情”。 

反观“每个人的东湖”艺术计划,从发起于2010年的第一回,到发起于2012年的第二回,甚至到即将发起于2014年的第三回,仿若规律般的重复之中,它所要达成的最高尝试,与其说是对东湖平等权利的诉求,不如说是对一种“行动话语”的诉求。行动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一次又一次的,基于“每个人”这个平等的他者形象播撒开来的话语。 

换句话说,不是“所有人”,而是“每个人”,始终保持着他者面孔的“每个人”,让每个人到来,让每个人发生,这就是“行动话语”在“每个人的东湖”艺术计划之中所发挥的效用,如此效用重复激活行动的历史语境,让行动从“允许”走向“可能”。

 

芬雷,“泼先生”发起人之一。“泼先生”是一个青年学术团体,成立于2007年,致力于歧异情境之中的写作实践、学术思考和艺术行动。

 

 

————————————————————————————————————————————

 

第四次

 

话题:“每个人的东湖”艺术计划的缘起,方式,以及继续的理由
主讲人:李巨川
时间:2014年6月8日(周日)下午 14:30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这个讲座将对“每个人的东湖”艺术计划的缘起,以及前两回计划进行的方式,作一个全面的介绍;同时,对现在重启这个计划的理由作出说明。最后,希望同所有与会者一起,对即将开始的计划的方向与具体方式进行一次讨论。

 

李巨川,毕业于城市规划专业;1990年代起,以行为、录像、场地装置等方式进行建筑实践,同时进行相关的教学、写作、演讲与展览工作;2010年,与艺术家李郁一起发起“每个人的东湖”艺术计划。

 

 

————————————————————————————————————————————

 

第五次

 

电影放映:《我们家在康乐里》(1998,中文,83分钟,导演:黄孙权)
时间:2014年6月14日(周六)下午14:30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康乐里为台北市现第十四、十五号公园所在的地块,日据时期这里是日本公墓,1949年国军撤退来台,由于军队无力安排所有军人,很多军人自愿离开部队自谋生路,生计发生困难的军人选择了这片墓地,在坟墓旁的空地上搭起简陋棚屋聚居,后来又有其他许多无钱购屋的穷人也来此搭屋安身,包括外省人和台湾本岛人,由此逐渐形成了一个社区,称康乐里。1956年,台北市按日据时期城市规划把这里编为公园用地,但多年来因为住户争议及预算方案的多次反复,公园计划一直未能实施。1994年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曾深入康乐里,发动居民参与讨论,提出了“就地整建、社区重建”的设计方案。1995年陈水扁就任台北市长后,为建设“国际都市”,清除“都市之瘤”,再次推动公园计划,但承诺先建后拆,妥善处理拆迁户的补偿和安置,后在1997年1月又推翻这一原则,决定在3月4日执行清拆。在康乐里居民到市议会抗议无效之后,台大城乡所联同超过100多个知识界人士及民间机构在2月1日签名发起“反对市府推土机——14、15号公园反拆迁运动”,这也是台湾首场有规模的都市社会运动。但最终康乐里还是被夷为平地,居民四散各处。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这次运动的全程,导演黄孙权当时在台大城乡所攻读博士,他是这次运动的主要组织者,运动中担任总召。

 

黄孙权曾于去年11月在“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作题为《草根城市:社会空间与都市意义》的演讲,并向“我们家”赠送了《绿色推土机:九零年代台北的违建、公园、自然房地产与制度化地景》一书及本片DVD。

 

 

————————————————————————————————————————————

 

第六次

 

话题:东湖故事 
主讲人:祝虹,魏源 
时间:2014年6月15日(周日)下午14:30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这次讲座将由两位前两回计划的参与者与大家分享他们各自的经验。

祝虹在东湖边长大,现仍住在东湖边,他除了介绍自己两次作品的思路、实施过程以及后续情况,还将与大家分享他的东湖故事。

魏源除了在两回计划中创作实施了五个作品,还多次参与到其他人作品的实施中,他还带着学生进行了一次东湖漫游,他也有很多关于东湖的故事。

 

祝虹,艺术家,湖北美术学院教师。

魏源,艺术家,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教师。

 

 

————————————————————————————————————————————

 

第七次

 

话题:武昌历史地理小百科 
主讲人:王可铮 
时间:2014年6月22日下午三点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这个讲座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武昌旧城内的历史遗存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作为普通的市民目前我们还能看到多少武昌历史遗存。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武昌城墙的具体位置,有多少遗存,以及原址目前的状况。第三部分将介绍一下清末以来武昌城的水系变化,曾经的湖泊现在的位置。

 

王可铮(网名王东四),华中师范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毕业。2010年开始研究武昌历史地理。地图爱好者。

 

 

————————————————————————————————————————————

 

第八次

 

话题:子杰漫游东湖
主讲人:子杰 
时间:2014年6月29日(周日)下午三点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子杰将介绍他参加前两回东湖计划时创作的几个作品,以及几年来在湖边游荡,造访许多地点的经历。

 

子杰,漫画家,著有《雉尾剧场》、《武汉地铁传说》和《闪存或U盘里的人》等。他是“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的居住者,也是“每个人的东湖”艺术计划第一回和第二回的参加者,以及第二回的发起人之一。

 

 

————————————————————————————————————————————

 

第九次

 

话题:BMX跳湖记
主讲人:刘真宇 
时间:2014年7月6日(周日)下午三点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刘真宇将介绍他在2010年第一次东湖计划进行时发起BMX跳湖活动的详细经过,以及这一活动在之后几年中被重复进行并发生的变化的情况。他也希望就自己在发起这一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困惑,与大家进行讨论。

 

刘真宇,艺术家,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BMX爱好者,第一和第二回“每个人的东湖”艺术计划参加者。

 

 

————————————————————————————————————————————

 

第十次

 

电影放映:《河流和我的父亲》(2010,75分钟,导演:李珞)
时间:2014年7月13日(周日)下午三点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河流和我的父亲》(Rivers and my father,黑白,有声,武汉话/英语,75分钟,2010)。导演李珞根据父亲的一篇自述拍摄了这部电影,电影混合了记录与搬演,向我们讲述了导演祖父、父亲、以及他自己的少年生活故事。 从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河流与湖泊这些水系在武汉人的生活、情感、以及人生记忆中所占据的位置。

 

李珞,1978年出生于武汉,在加拿大学习电影,现居多伦多。多部电影和录像作品入选多个国际电影节与新媒体艺术节,他的第一部长片《I Went To The Zoo The Other Day》(70min, 2008)2009年在柏林著名的“军械库电影院”(Arsenal Kino)上映,2010年入选阿根廷国际独立电影节“Cinema of Future “竞赛单元。《河流和我的父亲》是他第二部长片,2008年回武汉拍摄,2010年该片获第七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评委会奖。2011年他回武汉拍摄了他的第三部长片《唐皇游地府》,2012年该片获温哥华电影节龙虎奖,2013年获第十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最高奖,该片也入选多个国际电影节。李珞也是2012年第二回“每个人的东湖”艺术计划的参加者。

 

 

————————————————————————————————————————————

 

第十一次

 

话题:闲谈空间的词与物
主讲人:张先冰和阮争翔(社会建筑师) 
时间:2014年7月19日(周六)下午三点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社会建筑师

在“东湖的丁字路口”作品
之后 
关于空间命名的想象

闲谈不是学术讨论。
可能从空间的名录谈谈空间与民间记忆,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也许 
在空间的名字里会找找空间历史碎屑的词义:道与路、教堂与拱廊、光塔与庙堂…… 
以及: 
空间命名的封闭系统里,命名成立的权力结构; 
以“命名”为材料的“社会建筑”,在”文化共识破碎化”遭遇的”社会共识”建设的难题。

 

“社会建筑师”,包括张先冰(诗人,国际青年旅舍经营者), 张三夕(学者,艺术评论家)和阮争翔(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 。按照他们的表述,“社会建筑师关注社会的基础价值(社会共识)、权力结构(社会支撑)以及公共空间(个人自由以及社群表达)。主张艺术家以负责任的态度,建设性地关注社会现实及人类命运,创造性地参与社会建构和文明发展。”

“社会建筑师”曾以他们的“社会建筑”作品《东湖的丁字路口》参加了2010年的“每个人的东湖”艺术计划。

 

 

————————————————————————————————————————————

 

第十二次

 

话题:在“公共废墟”中
主讲人:麦巅 
时间:2014年7月27日(周日)下午三点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在“公共废墟”中

2012年,位于武汉大学凌波门的水面平台被人为设置铁栅,阻碍人们进入,刘真宇和他的朋友们进行了拆除;之后,平台入口以及其它几处被直接斩/拆断,子杰于是做过一次象征性的“修复”(作为他参加“东湖艺术计划”第二回的作品)。今年夏天来临时,这个在那儿苟存了两年的“公共废墟”又一次被修复了。“修复者”是村子里的居民(还有“纹身”的看护者),这次修复让人们能够再次进入。由此可以看到,不同的使用者们在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地“管理”这个公共空间:设置障碍;对阻碍进行拆除;隔断;象征性的连通;以及,切实的连通。

在湖的另外一处,也就是“东湖艺术计划”所关注的地带——在其水面与村庄被诸强力褫夺的过程中,也发生了着一种“共同”:事关未来。简单地说——东湖正被“转型”为一种“生态旅游”产业;地产商除了建游乐场,建楼,还要建创意街和当代艺术中心;原来的农民——按照所谓的“国家”的设计——被转化成一个由土地出让补偿金建立起来的公司的“股东”,成为附属于它的,小的土地收租者。于此同时,中国的“艺术”也正在努力地恢复或追求它的“自治性”——尽管具体方式不同。 行动者们也有“自治”愿景。国家和资本也比以往更希望人们能够“自治”并“创新”。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被推上了一种“自治”的轨道,并将模糊的“自治”意识形态理所当然。

然而,如我们已知,作为生活在如此蓬勃地公共化亦自治化进程中的“各色人等”的我们,一方面被安排“肩并肩”共同迈向未来,另一面又被(重新)分化和操作:某些层面已经或正被迫交集,在另一些方面又不能或不被允许交集。

这一次准备提出来和大家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广义的)环境破坏与污染在此刻才被广泛认可为一种“共同危机”?如果(广义的)“生态”不仅仅事关消费、资本和暴力,而且往往伴随着创新的,艺术的,“游击战式”的创意,那所谓的“抵抗”可在哪儿发生?

 

麦巅,生活在武汉,暂住人口,临时工。

 

 

————————————————————————————————————————————

 

第十三次

 

话题:讨论“公共艺术”
主讲人:周罡 
时间:2014年8月24日(周日)下午三点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主讲人将简述西方“公共艺术”的发展历史,并选取部分当代“公共艺术”的案例,以及个人的实践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由此对“公共艺术”的概念,以及它的可能性进行讨论。

 

周罡,1980年生于武汉,2002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学士),2008年毕业于纽伦堡应用技术大学(硕士),2011年毕业于纽伦堡造型艺术学院(硕士),现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

 

 

————————————————————————————————————————————

 

第十四次

 

话题:转塘拆迁区驻地创作计划
主讲人:王子月
时间:2014年8月30日(周六)上午 10:00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分享转塘拆迁区驻地创作计划自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间六次活动的策划和创作经验,以及对此的一些思考。

 

王子月,1988年出生于山东临沂,2008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2012年保送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攻读硕士。2012年4月策划实施“转塘拆迁区驻地创作计划”,至2014年6月结束期间共策划实施六次活动。现居杭州,进行个人艺术创作实践,参加过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云戏剧:上海奥德赛》、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特别项目中山公园计划之《回声》展 等艺术展览。

 

 

————————————————————————————————————————————

 

第十五次

 

话题:養生之道:公眾運動中的藝術
主讲人:邱俊達
时间:2014年8月30日(周六)下午 13:00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自古以來,不論東西,運動作為一種養身健體之道,各有其論述基礎。不論是長而緩、持續性的慢跑運動,或是競賽性、激烈的短跑運動、著重團隊精神的籃球、足球運動,與著重精氣神的太極武術,都對應著一種身體觀與形上學。我想從對於「運動」形式與意涵作為出發點,並透過自身對於台灣社會文化運動與當代藝術參與之觀察分析與分享,來和大家討論運動之於個體、之於社會、文化的意涵,藉由運動的潛能、形式想像與實踐方法,重新定位公眾運動這件事,以及其中藝術美學的可能性。

 

邱俊达,现就读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所博士班,关注当代艺术、策展实践与美学问题。2009年《朝向废墟的诗意空间:从空间诗学到废墟空间》获世安美学论文奖。2008年从哲学转入当代艺术研究,从事艺术评论、编辑(《艺术观点》杂志)及相关研究工作。思考如何从伪社会学方法描绘真实的社会形貌,从伪论述方法来进行知识生产,并且关心艺术创作如何与社会、与生活真正发生关系。策展经历包括《近身潜猎-向历史投影》(2011)、《大崎制造:社群X艺术X风景》(2013)、《2014新年心希望:关于那些我们想/说的未来》、《声语绕境-两个港口的对话:台湾与北爱尔兰交流展》(2014)、《虫洞剧场:文件编号N123E23》(2014)。

 

 

————————————————————————————————————————————

 

第十六次

 

话题:参与者交流
主讲人:各位第三回计划参与者
时间:2014年8月31日(周日)下午 15:00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各位计划参与者介绍各自的作品与想法,之后自由讨论。

 

 

————————————————————————————————————————————

 

第十七次

 

话题:铜元局-实践的意义
主讲人:王海川 
时间:2014年9月21日(周日)下午三点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铜元局 ,一个中国西南三线企业(长江电工厂)所在地,位于重庆南岸区,是上世纪50年代构建的集体主义工厂区。

作为遭遇现代性后的这一标本现场,自2009年开始,艺术家在这里以个人方式进行了记录、现场、展览、空间互动活动,把艺术作为试剂,希望测试出关于人性与体制间的内在机体关系。这一实践也是作为艺术方式在现今作为表达的意义。

(主要介绍项目:《16.9平米》/《旅行》/《铜元局艺术教育计划》 《T1 Project Room 》) 
铜元局项目网站地址:http://www.wanghaichuan.com/-tong-yuanju-project.html

 

王海川,艺术家,1968年生,现工作生活在北京和重庆。2009年开始对重庆“铜元局”(重庆长江电工厂)进行艺术实践项目至今。

 

 

————————————————————————————————————————————

 

第十八次

 

话题:互动艺术项目「水系环境艺术计划」 
主讲人:陈建军
时间:2014年11月11日(周二)下午14:00 
地点:“我们家”青年自治实验室

 

如何连结各方力量?

以《昆山在造》艺术实践项目中阶段计划之三《水系环境艺术计划》探索为课题,思考如何结合村民、地方史志者、乡村规划建筑师、以及(已安置的)社区居民、民间社会组织等社群的合作与创作互动,卷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尝试破解其中的诸多问题。在前期田野的工作中,我们以地方水系(金马河)为社会基础,也整合了艺术介入,沿岸环保行动,新社区重建,水环境教育,跨领域对话及研究等相关的社会实践,来探讨共同合作的社会文化实践之可能,重启对项目地生态环境及更多议题的关切与再想象。

我们的创作是从个人的想象实践过程中提供出一个社会性平台,去形成公共话语,进而在多样的情境里实施操作的行动可能。其专注于田野到作品的转化实现,多以“贴地的”社会现实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在地社会的“乡村,郊区,外来务工者,城市社区”的议题。工作策略常会在项目地先进行前期田野感知与对话,随后运用视觉性媒介、社会介入/互动/合作性等实践形式展开创作和具有多重维度的研究。也在其自身脉络及社会关联性的背景下展开与其它领域如中大外来务工者协会,成都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香港PCD等机构与社群的合作与创作互动,共同探究潜藏在现实背后的社会结构复杂性和精神的空缺,以及一种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生产与阐述。(文/陈建军+曹明浩)

 

陈建军,近年来合作进行社区参与性艺术创作的艺术家,现居成都。